(资料图)
曾经读过一篇文章《开春两件事,种树和读书》:“种树,舒展筋骨,愉悦身心;读书,俯仰天地,涵养性情。种树,是为了绿化大好山河,沐浴花香;读书,是为了培育精神绿洲,浸润书香。”正如培根所说,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,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送给一代又一代。正因为我们中华民族是热爱文化,崇尚读书的民族,才成就了我们的文明古国,礼仪之邦。在历史的长河之中,时间之水可以冲去一切历史沧桑与个人荣辱,而那些历经时间洗礼而铭刻于心的文字却是流芳百世,书香致远。
一部《诗经》从遥远的西周走来,思虑庞杂,韵律婉转,言约义丰,是中国诗歌乃至中国文学的源头,开源之光,光耀千秋,开启了中国古典文化之门。或婉约或豪迈的唐诗宋词惊艳了时光,成为不朽的传奇。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之美,散落在悠远的古风里,回荡在浩渺的历史烟云中。
“正如清明连谷雨,一杯香茗坐其间”。谷雨时节,案前浅坐,一杯茶,一盏灯,一本书,字字如梦,寂静无声,细雨后的空气里氤氲着缱绻诗意。在《蒹葭》《关雎》里感受爱情的朦胧和古意的盎然;在《别董大》《赠汪伦》里体味友情的真挚和离别的心绪;在《夜雨寄北》里伤感“君问归期未有期”的愁思……几句诗词情几许,老了苍天,醉了红颜。诗句还原了人的本心,不负生命,不负卿,爱意融融,真情永恒。诗句更倡导了人性的光辉,守望互助,彼此关爱。“岂曰无衣?与子同袍。岂曰无衣?与子同泽。岂曰无衣?与子同裳”;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。一声声期盼、祝福和牵挂凝聚起团结的力量,共克时艰,携手向前。这就是文字的力量,润物于无声之中。诗句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丝丝暖意,更是坚定的信念。“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”;“乘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。是号角,是信心,中国诗词在疫情面前给予我们的是从容和果敢。
浩浩长言,洋洋洒洒,言有尽而意无穷。每个作品都反映了最真实的那个年代,都凝聚着一代又一代大师们的心血,是人类智慧的精华,是人类历史的真实记录者。煌煌《史记》探究天下之际,穷尽古今之变,让后人能够触摸到历史最真实的脉络;《老子》一书让人感悟道法自然与清静无为的道理;《四书五经》高度浓缩了儒家文化的精华,奠定了一代代中国人的价值观与文化血脉……中华文明的火炬正是在生生不息的文字中一代代得以相传,书籍的力量居功至伟。
中华民族的文明在书籍中传承,世界的文明亦然。从《荷马史诗》到但丁的《神曲》;从薄伽丘的《十日谈》到莎士比亚的《哈姆雷特》,都深深烙上时代的印记,记载着文明的步履。而时下最为呼吁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,梭罗和缪尔都书写出内心的怡然。梭罗的《瓦尔登湖》里的那片远离城市喧嚣的静土,一湖文思,两处树林,几声鸟鸣,数点繁花,随性写下的文字,生活得简单而芬芳,正如书中所写:“导致房子很别致的,不是房子的外表,而是房子里的居住者。”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留下对人生的思考。而缪尔的《夏日走过山间》成为世界自然文学的经典之作,他笔下的每一片树叶,每一个小动物都栩栩如生地浮现在你眼前。这位“美国国家公园之父”隽永灵动的文字,让读者感受万物生灵之美。缪尔生动细致而又充满激情的描述,让人身临其境,在文字中体验自然之美,与自然如此亲近。作品可以穿越千山万水,只要你轻轻地打开书页,她就会如约而至。那满卷的书香淡雅清新,沁人心脾。
想起席慕蓉的一句话:繁花落尽,我心中仍留有花落的声音。就如书籍,就如文字,即便书页泛黄,即便时代更迭,而书卷里的人文情怀和精神力量却是历久弥新,有暗香盈袖,宁静致远。(刘薇)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3 华夏直播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37 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